草根家园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查看: 2012|回复: 2

合肥两开发商资金链断欠款出逃 房产部门关注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1-11-4 13:09:52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社区。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注册

x
合肥两开发商资金链断欠款出逃 房产部门关注




11月3日,蓝钻尚界售楼部大门紧锁,玻璃门上贴着“延期交房”通知。本报记者 王从启/摄

全国楼市冷风劲吹,合肥也不例外。最近,合肥楼市传出两家开发商“失踪”的消息,而原因都是一个:缺钱。面对不可能放松的调控,房产业洗牌的时机也许已经到来。

开发商失踪债主无奈

在合肥临泉路与义井路交口,枫林雅苑小区最近有点“不太平”,因为开发商“失踪”了,债主遍寻他不着。

据了解,该小区的开发商为安徽景都置业有限公司,负责人名叫史国华。“开发商老总就住小区里面,开一辆别克,但是有一两个月没看到他的车进出小区了。”小区保安说。

该小区物管庐中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韦昌根告诉记者,小区交付以后,不少业主到去年才拿到房产证,而开发商在外面欠了不少钱。“他欠不少工程款,就把小区里的一些房子抵给债主,三栋楼里面都有,总共大概有上十套的样子,这些房子也没有办房产证。”韦昌根说,这些房子陆续也有债主入住,但光凭这些房产肯定是不够还债的,后来不知道怎么回事,史国华就不见了,可能是因为还不上债跑了。“今年9月份我还见过他,他的办公室也在小区里面,但是自从10月8日以后,就没有再看到办公室有人了。”据了解,有些房子还被抵押给了典当行,前段时间还有典当行的人前来小区了解情况。

枫林雅苑小区规模并不大,只有三栋楼。记者来到位于一号楼一单元的601室,这里就是景都置业的办公室。但如今大门紧闭,敲门和打电话也都没有回应。据了解,史国华和女儿在小区一号楼各拥有一处房产,分别是2单元1103和203,一家人居住在1103,203则用来出租。记者到这两处去敲门,依然没有应答。在小区楼下,记者偶然发现了1103户的水电费催缴单。从这上面的信息来看,虽然水电费都没有拖欠,但水表抄表时间为11月2日,距离上次抄表时,自来水仅用了1吨,看来家里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住人了。

枫林雅苑门口新北国土菜馆的杨老板是债主之一。据了解,在小区建房时,杨老板参与垫了几百万元的工程款。但从上个月起,史国华就一直联系不上了,杨老板到现在也没有见到他。“不行就只有考虑报案了。”杨老板说。

在建楼盘拖成“烂尾楼”

在合肥北一环路和亳州路交口西侧,出现了一个“烂尾工程”——蓝钻尚界小区。据了解,这个小区“烂尾”已有近一年的时间,毫无开工迹象,知情人士说,开发商欠债出逃了。

昨日下午5点,记者来到蓝钻尚界工地,发现最外侧的楼房墙壁瓷砖已经贴了大半,工地大门紧锁,透过门缝依稀能看见一堆生锈的钢材。工地边的售楼中心已锁门,左侧门把手已经断裂,上面能看出有拉扯的刮痕。售楼中心的玻璃大门内侧张贴着开发商告知业主的通知。通知称,开发商将于2011年12月31日前如期交房,并自愿履行违约赔付,落款是“安徽省裕安集团友联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”,落款时间则是今年5月1日。

记者还发现,售楼中心的墙壁上有几处残留的纸张痕迹。据路人介绍,有小区业主此前曾在这里张贴通知,希望联合其他业主,共同挽回损失,但后来都被人撕了下来。在纸张残留痕迹上,记者仅能看到“开发商携款潜逃”“挽回损失”等字迹,旁边留有业主的QQ群号。

紧挨着售楼中心的是建筑工地的一扇侧门。记者上前敲门,一个中年男子走了过来。记者自称业主,询问工地情况。该男子称,工地停工已经快一年了,一直没有开工的迹象,他在施工现场只负责看守建筑材料。“为什么停工呢?”记者问。该男子称是由于开发商资金短缺,“开发商欠了施工队2000多万,拿不出钱,当然跑了。”该男子还说,他今年7月才来到这里,当时售楼中心的大门已经锁上。

交谈中,记者一再要求进去看看。该男子起先拒绝,表示这里不允许业主进入,只许记者进来采访。可当记者表明身份后,该男子却立刻变卦,将铁门锁死,不再理会记者。

随后,记者加入了业主的QQ群,并与其中一位业主取得联系。该业主称,蓝钻尚界于2008年开工建设,按合同应该于今年3月交房,但去年年底,施工就已经停止了。据这位业主介绍,蓝钻尚界有319套房,当初有不少人选择了一次性付款。“现在开发商跑了,楼房烂尾,我们怎么办呀?”这位业主直叹无可奈何。
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1-11-4 13:09:59 | 显示全部楼层
三重困局 这个冬天不好过
融资难,销售冷清,高价拿的土地难消化,是一些开发商普遍遭遇的困境

楼市宏观调控“步步惊心”,开发商生存压力越来越大。合肥市房产局相关人员昨天告诉记者,房地产老板“躲猫猫”,在合肥尚是极个别现象,也不能代表合肥房企目前的生存状态。
尽管大多数房产开发企业都在平稳过冬,但调控政策正在或多或少地影响他们。昨日,多位房地产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,不少开发商正在遭遇融资、销售、土地三重困局,“压力不比一线城市小多少!”
>>>融资困局
囊中羞涩无米下锅
临近年底,网上不时传出某某开发商申请破产的传闻。在合肥,虽然没有传出一些大开发商资金断链的消息,但“找钱”绝对是各个开发商共同的话题。“现在不仅是房地产企业的开发贷款办不下来,不少市民买房的住房贷款也办不下来。银行政策今年本来就紧,到了年底就几乎没有一点额度了。”合肥家园网运营总监宋元一语中的。
资金短缺、融资困难,成为很多开发商的一大头疼事。“以前房地产企业,只要有项目基本上是不愁银行贷款的,有时候银行还主动跟我们大开发商合作。今年情况完全变了,除非特别大的开发商,一般开发商很难从银行借到钱了。”黄先生(化名)是合肥一大型楼盘项目负责人,他告诉记者,在这种情况下,开发商开始通过信托、基金等民间融资方式来周转资金,“融资成本比原来从银行贷款高了3~6倍”。
除了常规的民间融资,高利贷、公司不同板块资金拆借、项目出售、公司转让都开始在房产企业内部上演。知情人士透露,今年合肥一家房产开发商,还鼓励员工把自己的钱拿出来借给企业,利率远超过10%,有的员工拿了几十万放在企业。
“虽然这样滚雪球的成本越来越高,但总比死了强。如果资金链断裂企业马上就死了,高利息借了钱即使是慢性自杀,也还有一线生机。”该知情人士表示。
宋元表示,这一轮调控政策的持续性超过很多开发商的预期。他个人的观点是,在保障房建设没有取得阶段性成果前,调控都不会有实质性的放松。“所以现在不缺钱的开发商,不代表以后不缺钱,钱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将是一个难题。”
>>>销售困局
降价促销难挽颓势
“黄金地段现房6570起,最高降价30万元” 、“××项目巨惠一口价”、“清盘价××元/平方米”……诸如此类的房产广告,今年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。从上半年的多数开发商要“挺一下”到下半年越来越多开发商“hold”不住了,开发商的促销幅度越来越大。
开发商调低价格的背后,是今年楼市成交量大跌的数据。“目前政府调控确实很有力度。”一家上市房企合肥地区营销负责人表示,据她了解,这番宏观调控对合肥楼市的销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,“从过去一个月卖一万多套跌到现在一个月只卖三四千套,确实是比较冷了。”根据合肥楼市的备案量,今年“金九银十”合肥住宅成交量同比下跌一半以上。
“以前好一点的楼盘,在开盘期间就能销售六七成,现在开盘期间能卖掉两三成就已经很不错了。”黄先生佐证了这种说法。
销量下降,开发商选择了几种应对措施,有的边扛边看,有的降价促销,有的推迟开盘时间。 8月份以来,合肥先后有好几个楼盘降至“4”字头。“从市场反响来看,降价特别是大降价能增加一定销量,不过也难恢复到楼市旺季状态。”业内人士说。
对于有些开发商来说,处于限购区域或者当初高价拿地让他们进退两难。一方面想推迟开盘,因为“有时候卖得难看不如不卖”,但另一方面推迟开盘就意味着将面临更大的资金压力。
>>>土地困局
高价拿地心里没底
昨天,合肥招投标市场一则公告让人格外留心。
公示称,昔日的合肥长江西路“地王”,义福房地产(合肥)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以1420万元/亩竞得的W1005地块,因一直未按约定签订出让合同,加上该地块中涉及的轨道交通线至今尚未获得批准,具体建设时间未明确等原因,根据情势变更的原则该宗地被正式收回,已缴纳的5000万保证金不予退还。
记者了解到,该地块位于蜀山区长江西路与潜山路交口西北角,楼面价6454.22元/㎡,总价59015.2万元,今年1月6日为义福房产竞得。
“可能是开发商资金紧张,要不这块地不会到现在还没有签订合同的。”黄先生分析说,也有可能目前楼市不景气,这块地拿地成本太高,让开发商心中没底。“所以他们宁愿放弃这块地,也不冒风险开发了。”这5000万的保证金虽然不退,但毕竟可以作为该公司竞拍其他土地的出让金。
巴菲特有一句名言:“只有当大海退潮之后,你才能知道谁在裸泳。”曾经炙手可热的地王,在2011年成了一些开发商的尴尬。
“最近几年合肥高价拿地的开发商不在少数,楼面价被抬得很高。现在这些地的产品定位、价格定位都成了开发商最头疼的问题。”黄先生表示,不卖吧,资金链紧张;卖吧,高端的产品眼下又很难卖上价格。
身陷多重困局,对于调控预期的不明朗,加上此前门槛低小开发企业扎堆,让合肥的开发商在这一轮调控中承受了不比一线城市小多少的压力。“虽然‘玩失踪’开发商是少数,但年底房产公司员工年终奖缩水是肯定的了。”一位开发商无奈地表示。
 楼主| 发表于 2011-11-4 13:10:25 | 显示全部楼层
何去何从 专家为楼市把脉
“冬天”其实不可怕:企业可转让项目或合作开发;政府应规范市场准入,引导健康发展
在中国房地产业扑朔迷离的巨大变局中,合肥房地产业多少也会受到影响。面临行业“寒冬”,如何才能走出困境?受访的几位专家建议政府完善监管,企业也改变发展策略,从而建立更加健康的房地产市场。
合肥“冬天”不会太冷
“合肥开发商目前面临的压力不小,预计在今年底和明年,压力会更大。”长期观察合肥楼市的业内人士郭红兵告诉记者,合肥虽然不是一线城市,但是受到限购令的影响,面临的压力也不小。不过,郭红兵认为,合肥也有自身优势,受到的影响不会太大,“合肥有很多中小型开发商,项目相对比较小。正所谓‘船小好调头’,由于资金投入量不大,压力也会小一点,如果出现资金链断裂的情况,开发商会选择离开这个行业。”
重点研究产业经济的安徽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江三良也认为,房地产业目前面临的情况是正常现象。由于合肥房价相对一线城市还有所差距,加上刚性需求仍然很高,所以房地产业的“寒冬”在合肥不算太“冷”,“房地产的价格不可能一直在涨,也是一个周期性的。目前合肥虽然可能有‘玩失踪’的开发商,但毕竟只是极少数。而且我这段时间一直在关注房地产的成交量,下降得并不多,没有达到危害整个产业的程度。”
洗牌之后市场更健康
采访中记者发现,几位专家都认为,中国的房地产业正面临洗牌,但是洗牌后的市场肯定会更加健康。“如今的房地产市场泡沫很多,未来的发展趋势应该是稳中有降,个别滥竽充数的小开发商会被兼并或者破产,而大开发商则可以整合优势资源更好地发展。”安徽省房地产协会副秘书长李国昌表示,房地产业洗牌是大势所趋。
合肥学院房地产研究所的朱德开教授则认为,每个企业都会面临低谷,其他行业也会出现个别企业破产的情况,“只不过房地产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比较大,所以引起的关注度很高,这其实很正常。”
江三良教授也认为,房地产市场良莠不齐,现在的政策是在重新洗牌。“而要想牌洗得漂亮,洗牌师的手艺很重要。如果出现烂尾楼的话,政府应该采取措施,通过拍卖、置换等方式,将其盘活起来,这样洗牌后的市场才会健康,也能够降低洗牌给普通老百姓造成的损失。”
政府要加强监管引导
“对于目前的房地产业现状来说,政府的监管至关重要。”长期关注合肥楼市的郭红兵认为,政府除了加强监管,还应该引导开发商改变房地产发展结构,“过去开发商都喜欢建大面积的‘奢侈房’,动辄几百个平方米。现在政府应该引导开发商多建一些小面积的套房,面向普通群众和工薪阶层,提高房地产的性价比。”
“过去门槛太低,导致现在中小型开发商太多了。而且很多开发商欠了银行不少钱,房子卖不动了,资金链肯定出现问题。”李国昌认为,政府还应该提高房地产业的准入门槛,“不能有个几百万注册资金,就能成立房地产公司,那样肯定是不正常的。”另外,李国昌还认为,对于资金链紧张的开发商,政府还可以引导其建设保障性住房,“这样既能解决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,又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。”
开发商应该转变策略
面临困境的开发商该何去何从?李国昌建议,不管开发商的资金情况如何,现阶段都应该放缓脚步,看清形势后再打算,“有句话,对现在的房地产业很有借鉴意义:当行业整体形势不好的时候,优势企业应该选择性发展,不具优势的企业最好是赶紧离开这个市场。”
对此,李国昌还提出了更加具体的建议,“有一个办法就是跟大开发商合并,或者与其他开发商合作开发。手里的地太多了,就可以把项目转让一部分出去,重点做好自己的优势产品,这样也能保证资金方面的流动。”
“对于开发商来说,要想度过寒冬,最应该做的,是提高房屋质量,通过真正的优质服务和品质,淡化消费者的观望态度,从而保证一定的现金流,度过寒冬。”郭红兵这样建议。
评论:容不得开发商见暴利则进见风险则跑
本报特约评论员 燕农
之于开发商跑路,无论业界还是坊间,给出的解释多为:楼市宏观调控“步步惊心”,开发商生存压力不断加大,资金链断裂实在扛不住了就跑路。表面看确乎如此,但细忖起来,却没有多少道理。一方面,众所周知,跑路的开发商都是小型开发商,本身就没有太多资金,于自身的资金链来说,根本就不存在断裂不断裂问题;另一方面,跑路的开发商毕竟还是极个别现象,不能表征整个市场状况。
如果把房地产市场也同等看作是一个纯粹市场的话,民营资本撤离市场,或者经营不善倒闭,乃至不良开发商逃跑“躲债”,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——长三角、珠三角那些民营企业的噩梦,不能仅仅反映到制造业方面,于其它行业来说,也应基本如此。但是,惟独房地产出现跑路现象备受关注,一方面是楼市本身的经济地位显著、牵一发动全身;另一方面,也实证了此前和当下房地产市场的种种问题。
可以肯定地说,在我们的市场经济领域中,很少能够有像房地产市场一样的景况:只要拿到地皮就能够赚钱;资金紧张,还能借鸡下蛋;市场价格只涨不跌,跌了就不正常;资本退出也不正常,资本跑路更不正常……这是此前甚至包括当下房地产市场的景况。从根本上讲,这不符合市场经济逻辑。
立足于市场之中,又不符合市场经济逻辑,那么惟一的结论只能是:此前的房地产市场问题重重,不太纯粹。原本没有多少资本的小型开发商,“有个几百万资金,也能成立房地产公司”,这本身就是最大的问题之一。而今,当调控政策刚刚实质性发力,并没有根本影响到房地产行业根本利润的时候,小型房地产商就支撑不住了,再次证明这个市场的参与者与盈利模式,是有问题的。
极个别开发商跑路,不能表征调控政策已经发挥了十足的威力,相反,一些中小开发商逃离市场,恰恰是调控政策下重新洗牌的开始,换句话说,是调控政策刚刚施展威力。当然,这也给调控政策提出了一个新问题:在调控紧箍咒越来越紧的情势下,如何保证购房人的利益?一个可以考虑的办法是,给开发商设置客观的准入门槛,注册资金需要足以支撑项目开发,甚至类似于建筑行业收取工人工资保证金制度,收取必要的项目保证金。
开发商见暴利则进,见风险则跑,不只表明房价调控仍需努力,之于市场主体的行政监管也需要加强。调控关头,容不得开发商随意跑路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小黑屋|手机版|Q群205620600(一)51171756(休闲)|草根家园 ( 苏ICP备13047942号-1 )

GMT+8, 2024-5-17 13:03 , Processed in 0.031246 second(s), 15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 Licensed

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